【绵阳文明网】

  > 专题活动 > 2016年专题 > 童年的那些事 > 暖心故事
致童年.小时候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16-06-17 来源:绵阳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清明节,陪80多岁的父母回老家,专程去看望了小时生活过的那个小镇,看着小时候天天走过路过的街道,住过的房屋,上过的小学、中学,细细一想离开儿时生活的地方,竞也过了30多年,小镇模样虽已大变,但轮廓还在,记忆还在。

   现在这个已改名叫某镇的地方,以前是县城的一个算比较大的区(那时叫区),那时也是我们引以为荣的就是父母在区供销社工作,父亲是供销社的领导,母亲是供销社的营业员,所以我们家景还算优裕。

当时区上最大的一个商场就是我母亲上班的那个商场,虽然比不了现在的百盛、万达那么豪华,但在我的记忆中,仍是各种商品齐全,五金、百货、鞋子、衣服、布匹都分别是一个柜台销售,相当于现在的专柜,营业员各负责一块,我母亲就是在卖布的那个专柜,所以小时候我的花布衣服是够多的了。每当放学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要到母亲的柜台里去玩,耳濡目染,每当有人来买布问价的时候总忍不住要给别人介绍,这种布多少钱一尺,哪种布做哪种衣服好看,引得买布的人直夸我聪明。当时和我一样大小的小朋友应该都在父母的专柜里销售过商品。商场还在,只是供销社已经全部改制,全体分割卖给个体经营了。昔日那种大商场的气氛在这个地方是再也不会有了。

当时在整个区上只有供销社有一幢4层楼的楼房,我们家住在一楼,一楼有很大的一个坝子,记得整楼的小朋友每天做完作业都到楼下的坝子里踢毽子,跳纯,打本,做老鹰逮小鸡的游戏,直到每家的父母在楼上喊某某某回家了,小朋友们才得散伙。

那时我们家还有一单生意(现在的叫法),就是加工纹帐。每当周末,我和我妹都要帮着母亲,把一大卷纹帐布在坝子里扯成一长排,由母亲来剪成各种尺寸,加工成纹帐赚点钱,供我哥上大学,我也是很小就学会了用缝纫机。也许就是那么一点影响,我们家人都有不错的生意头脑,我哥现在的生意也做得不错 。我家的那个房子还在,那个坝子也还在,可是已经很旧很旧的,没有什么生气了,也不知现在是些什么样的人在那居住。

那时书店也是供销社经营的,不是在商场里,而是单独一个门店,每当有新书来,卖书的阿姨,都要通知我们,空了去书店看书也是免费。小时最喜欢的可能就是小人书了,也就是连环画,象《三毛流浪记》、《刘胡兰》、《江姐》、《鸡毛信》,《东廓先生》,还有《三国演义》等等,都是我们的最爱,每当有了新的小人书,小朋友间总是抢着看,那时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小伙伴们排队交换小人书了。

30年前的电视机简直就是奢侈品,供销社应该是最早在那区上有电视机的单位,父亲说那是日本的夏普彩色电视机,放在供销社的大会议室里,不仅供销社的人可以看,我还带街上的小朋友都来看,每天放学后早早把作业做完,吃过饭就去占座位,等着看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的电视剧《血凝》,看《排球女将》里的小鹿纯子,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只要公社礼堂有放电影,或者哪个地方放坝坝电影,也是我们那帮小伙伴千万不能漏掉的节目之一。想想那种氛围,感觉比现在那些独生子女成天在家一人上网,看电视,聊天都只用QQ,微信的好多了,时代进步了,儿时的记忆却难以忘怀。

感谢父母,给了我一个温馨幸福的家,让我的童年时代生活得无忧远虑;感谢那个生我养我的小镇,陪我渡过了一段快乐难忘的童年时光。

 

责任编辑:雷 凌
关 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