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文明网】

  > 专题活动 > 家风•记忆 > 我们的“家风”故事
特殊家风:一家三代投身公益
发布时间:2014-04-13 来源:绵阳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从今年1月至今,弟弟邓卫已经捐献了四次血小板。这个数据,让兄长邓冬心里特别感动。

    提起光头邓冬,读者朋友并不陌生。早在1998年,他就加入义务献血的队伍。当时,对这个决定,他多少有些私心,因为他的血脂偏高,一位医生朋友告诉他,可以通过义务献血来降低血脂。就是这一年,邓冬与义务献血结缘。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邓明、邓卫也相继加入义务献血的队伍。

    2008“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邓冬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在自己的面馆里宣传义务献血,帮助白血病患者等等,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邓冬出生于军人家庭,家中四姐弟,从小接受的是军人式的教育,踏实做事,老实做人是父母为他们树立的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在文革中,母亲受到冲击,但邓冬自称和姐弟们心中都没阴影,这依然得益于父母的正确引导。

    这个正确的引导,邓冬坦陈无法用语言进行具体描述,而是受到父母军人作风的熏陶、感染而自然形成的,以至于后来常年坚持义务献血、捐献血小板、从事志愿服务,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邓冬特地谈到了已经去世的母亲。早在2008年,母亲潘秀文、父亲邓如流就有捐献眼角膜的想法,邓冬一度时间还表达心中的不满。后来,母亲告诉他,这是对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让邓冬支持了父母的选择,决定与父母一起捐献眼角膜,二弟邓明得知后,也加入进来。201257日,四个人完成了无偿捐献眼角膜志愿书的填写。

    2013412日,母亲去世,她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母亲去世后,父亲将心中的柔情与悲伤深藏起来,以大量的阅读来转移心中的伤痛,导致双目失明。就在几天前,邓冬和父亲交流时,父亲还担心地说,失明会不会影响眼角膜的捐赠?

    还有个不得不提的故事:邓冬的儿子邓阳东早在2007年就瞒着家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而弟弟邓卫的儿子邓阳劼现在也是义务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从父母,到邓冬与他的弟弟们,再到子侄们,这个家庭三代人的公益传递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市民。这个传递,在邓冬看来,依然是熏陶的作用下自然而然的举止。邓冬认为,热心公益,其实就是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的体现,从自己的家庭而言,这正是家风的体现。从父母捐献眼角膜,再到自己坚持义务献血、捐献血小板、参与志愿者服务,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去感染下一代,让他们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人,除了工作、家庭责任外,还需要有一份社会责任,这正是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刘 艳丽
关 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