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张小票,可以更放心地买菜了。”4日,在涪城区大西门菜市场里,家住金象小区的刘女士拿着一张小票高兴地说。刘女士手中的小票是菜市场内溯源电子秤打印出来的,在溯源查询机扫描小票上的溯源码,商品名称、重量、价格以及摊位号码等重要信息都能轻松查到,一旦商品出现问题,就可以溯源追查。
而对于农贸市场摊主来说,这个溯源码更加重要。“有了这个溯源系统,消费者更加认可蔬菜的品质,生意也好了很多,如果市场上某个品种蔬菜出现问题,就可以实现精准定位,避免受牵连。”大西门菜市场摊主李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作为全国第三批试点城市之一,为做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让市民“菜篮子”更安全,我市将该体系建设纳入了市级民生工程,市商务局和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筹措资金、增添技术力量,大力推动。目前,该系统已基本覆盖主城区1家蔬菜批发市场、8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8家农贸市场、5家超市、100家团体采购等单位。
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益尝试,也是一项惠及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为做好这项民生工程,我市专门组建了绵阳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绵阳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工作方案》,确保了各追溯节点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为使追溯管理制度化,我市还制定了绵阳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并建立农贸市场系统运行考核奖励制度,引导经营者逐步改变经营习惯。此外,还将建立消费者查询索票激励制度,通过广泛宣传引导,提升群众关注度,提高系统使用率。
据悉,目前我市肉菜追溯范围包含了蔬菜批发市场、屠宰企业、配送企业、商场超市、菜市场、团购单位(学校、幼儿园),基本形成了完善的肉菜追溯网络,使上市肉类蔬菜“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有利于消费者查询和维权,为消费者的菜篮子加上了一道“安全锁”。
编辑:scmy_li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