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其胜:“点石成金”背后的辛勤付出
发布时间:2016-07-26 来源:绵阳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他出身农村,种过田、修过路、下过井;大学毕业后,他在地质找矿一线一干就是37年,足迹踏遍了皖南的山山水水。他就是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812地质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蒋其胜。他领导团队发现并探明姚家岭、高家塝两处大型金属矿产地,潜在经济价值超过了1000亿元,实现探矿权转让总价款25亿元。他用几十年的执着和坚守唤醒了一个个沉睡的宝藏。2016年2月,蒋其胜荣登“中国好人榜”。(摘自文明网)

  矢志青山不放弃,他用坚毅执着自己的事业。面对一度被认为是没有找矿前景的“无矿区”,他从不气馁,也不轻易说放弃。他开创新思路,运用新模式,用开展斑岩型铜铅锌矿查找的方法,深部找矿,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探明了蕴藏矿藏,也该地区的发展发现了潜在的经济价值。一座座大型金属矿床的发现,是蒋其胜辛勤付出的功勋,亦是他坚持执着不放弃的坚定信念,更是他对自己工作的无限热忱。

  严谨,求实,敬业,是他工作的优良品格,也为地勘单位“三光荣”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地质工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充分地分析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方案,有时如果不及时调整,按照原来设计的思路去找矿,那可能就要落空。”蒋其胜常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同事及学生。他做事严格要求,求真务实,从造才出发,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教导青年勘探者要勤奋学习,认真工作,不怕吃苦,勇于创新,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中青年地质科技人才。

  用热情点燃工作的激情,平凡岗位上造就不平凡。蒋其胜的工作虽然平凡,有时还显得枯燥无味,但蒋其胜对地质找矿的这种热爱,使得他对待工作永远都这样积极不放弃。他的队友们常说每当讲到与矿石有关的话题,他总是充满了很饱满的热情,这种热情的感染力也影响着对身边的队友,使得原本枯燥的工作氛围也不由自主地变得积极起来。蒋其胜对待工作的绝对热爱,使得他在勘查找矿时,能够用超越100%的努力捕捉1%的成功率。

  淡泊名利,他用平淡保持平常心。在纷繁的利益与荣誉面前,蒋其胜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多次回绝了矿老板高薪兼职和合作入股的邀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地质队的找矿发展事业上。不为利益所屈服,他在纷繁中保持本我,坚定信念。

  三十多年的风雨岁月,他用青春追寻着一个美丽的找矿梦;六十余载的人生历程,他用年华书写着一位地质人的赤胆忠诚。他把豪情挥洒在矿山之上,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寻矿之中,他的“点石成金”不是一次次的偶然发现,而是一次次的辛勤付出。(汪柯吟)

责任编辑:赵文静

主题活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