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读起这首诗,不禁心潮澎湃。80年前,拥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红军,历经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走完了史诗般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了让世界震撼的奇迹。这个奇迹,是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是用坚毅与执着刻下的,是用理想与信仰铸就的。
8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争取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伟大抗争,经历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璀璨岁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奋斗征程,如今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冲刺。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新发展理念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前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行进在新长征路上的共产党员,更应坚守信仰高地,传承长征精神,守护坚定初心,实现奋斗目标。
信仰是什么?“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革命的理想就是最坚定的信念。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年那些只有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表现出了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意志与决心。在他们心中,革命信念永不动摇,理想之火永不熄灭。都说长征锻造了一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坚强体现在何处?一个叫姜秀英的藏族女战士,在翻越雪上过程中冻坏了脚趾,但是意志顽强的她为了跟上行军队伍,竟借了一把斧头砍去了溃烂的脚趾,继续前进。这就是坚强。这就是党性锻造的拥有磐石般信仰的共产党员。长征中,这样的党员数不胜数,而他们能够如此坚定地做出选择,就是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有着为中国最广大百姓创造自由平等幸福生活的信念和追求。
没有信仰,便失去了精神支柱的支撑,行动便偏离轨道。对党员干部而言,思想上的关口是最重要的“闸门”,关紧“闸门”,行为做派才不会“漏风”。从当前实际看,一些党员干部政治上不够坚定,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不清,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武装不到位,理想信念不坚定,导致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犯了错误。革命年代,大敌当前,为了生存和自由,先辈们坚守初心、发愤图强;如今,硝烟散去,国泰民安,即使诱惑再多,也不能放弃初心、摒弃理想。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理论的成熟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对共产党员而言,要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政治能力强、思想定力过硬是最起码的素质。一个党员,只有思想通了,理论上清醒了,才能接受理论、拥护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当成信仰。有了信仰,政治上才更坚定,行动上才更自觉。
长征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部史诗。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坚如磐石的信仰、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无与伦比的勇气,会融入每个党员的血液中,并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长征永远不会结束,共产党员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步伐也永远不会终止。新长征路上,信仰如永不熄灭的明灯,将照亮每个党员干部前进的方向,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一个又一个辉煌的80年。(周婧)
编辑:scmy_li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