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晚报-蜀龙网讯 (记者 王望 实习记者 刘怡岑 实习生 王莉/文 任明勇/图)昨(4)日下午,在本报记者多次联系后,救人英雄史章好在两名朋友的陪伴下,来到到晚报新闻会客厅做客。在会客厅里,穿着蓝色条纹线衣、泛白牛仔裤的小好格外安静,言语不多,很是腼腆。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小好不时地攥着牛仔裤,稚气黝黑的脸颊透露出一丝青涩。
任何人遇到那种事,都会那么做的
当小好看到连日以来本报对英雄救人事件的连续报道后,他一阵沉默,当天跳水救人的惊险场景仿佛历历在目。“我每天都在工地上做事,也没怎么关注新闻,不知道救人这件事有这么大影响。'我只记得那天在路上,突然有两个男的从我身边跑过去,边跑边喊‘有人落水了’,我就看见他们(廖建斌、米正荣)跳了下去,我看米正荣游不上岸,就赶紧跳下水,让他拉着我的腰带往回游。但后来我也没有力气了,就先游上岸,再用腰带把米正荣拉了上来。”小好向记者讲述着救人的经过。
小好说:“我只是做了件应该做的事。换成任何人,遇到当时的情形,我想都会那么做的。” 谈话中,记者看到,小好瘦小黝黑的双手长满茧子。“我知道家里情况不好,爸妈年龄也大了,哥哥眼睛看不到,双手也有残疾,我心里压力也大,很想有出息一点,给爸妈争口气。所以就出来工作,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
虽然只有16岁,但小好却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更加成熟懂事。提起家里,可能是想到了父母还有残疾的哥哥,小好双眼泛红,眼眶有些湿润起来。
想多挣一点钱,让爸妈生活好一点
小好告诉记者,现在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实际上只是一份零时工。每天早上6点半,就会和两位工友跑到御营坝血站旁边的路口,与几百名来自各地的杂工等候包工头来“招人”。
“运气好的话被包工头看中,做12个小时就有80块钱的工资。”史章好说,找到的工作几乎就是在建筑工地打杂,比如搬砖、运沙子等杂务,“但不是每天都有工可做,只有运气好的时候,一个月加起来有1000块钱左右。”
小好说,为了每天都有工做,他在工地上就搬比别人多的砖、运比别人多的沙,老板看了满意,就会让他每天都去干活。“每逢下雨天就要停工,或者在一个老板的工地上的活干完了,我们又得在血站外等包工头来招人。”
随后,记者跟随史章好来到他打零工的工地。他挽起袖子开始搬砖头,干着大人干的体力活,双手一次性搬起七砖块,十几个来回后,史章好有些吃力,但仍然咬牙坚持。“我只想一次性多搬几块砖,这样的话包工头看我干得好,我还可以继续在这里干下去。”
史章好告诉记者,“我们的工资不很高,吃的简单一点,穿的差一点,但我们自得其乐。现在就是想多挣一点钱,给爸妈寄回去,让他们生活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