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绵阳:学校开设“非遗”课 “活态”传承热起来
2016-08-02 14:59:00 绵阳文明网

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前,由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绵阳市文广新局等单位主办的2016年“文化遗产日暨非遗保护宣传月”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启动。宣传月中,我市展示了“非遗进校园”成果,引来了省内“非遗”专家和同行的啧啧赞叹,认为绵阳“非遗”活态传承取得显著成效,也走在了全省前列。

  近年来,绵阳市不断激发“非遗”活力,传承与创新并举,扩大“非遗”传承的手段和领域,提升社会认知度,增强吸引力。而以“学生演出”为抓手,让“非遗”走进校园,纳入常态化教学,开展“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市非遗中心和参加“非遗”传承的校园,探索我市非遗在校园的文化魅力。

 

少儿情景歌舞《薅秧歌》表演 

  “非遗”在校园“活了” 

  在高新区火炬实小,动听的曲音传入耳际,学校操场上,一群学生穿着富有川北民间特色的服装,戴着草帽、扛着锄头,正欢快地唱歌跳舞……这是该校川北民歌兴趣班的孩子们,正在演出非遗中心的老师们为他们创编的川北民歌《薅秧歌》……

  走进火炬三小,远远地便能听见一些孩子稚嫩的川剧唱词,远远望去,不少学生戴着不同的川剧脸谱,丝竹婉转悠扬,唱腔字正腔圆,小演员们秀唱功,摆身段……孩子们正在向非遗中心老师陈碧华学习川剧唱腔和身段表演。

  在警钟街小学,每周星期三下午,都能见到几十名学生兴味盎然地学习羌族草编的场景。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传承人吴敏老师的手中,几片普通的棕叶上下翻飞,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动物,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惊喜。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编各种小动物等,孩子们的兴致格外浓厚……类似的非遗活态传承场景,在我市多所学校和省市大型活动的舞台都能看到。

  “没想到孩子们对这些土生土长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令人欣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文建芝说。

 

孩子们学习剪纸 

  创新传承模式的有益探索 

  作为宝贵的文化财富,“非遗”大多散落在偏远乡村和大山深处,其传承方式往往是口传心授。然而,2008年的特大地震中,北川、平武等地的大量非遗传承人遇难。加之许多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并且非遗项目对传承人要求高等诸多因素,导致众多“非遗”项目濒危或面临失传的危险。

  如何让“非遗”文化得以活态传承,并代代相传,成为困扰市非遗中心的难题。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遗”进校园的传承模式被提出来。

  2012年,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次年便启动了“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市非遗中心创编部很快和高新区火炬三小达成开设“川剧教学”课的协议,项目从最初从1至3年级的学生中开展,后来学校其他年级家长得知后,纷纷要求扩大教学范围,于是,扩大到全校所有年级。随后,警钟街小学开设了“北川草编课程”、剑南路小学开设了“金峰雄狮课程”、绵阳九中开设了“剪纸课程”等,这些学校的非遗教学课程纳入常态化课程。除“川剧教学”由市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担任外,其余教学均由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无偿担任。其中,剑南路小学为了配合“金峰雄狮”教学,特地投资购置了一批道具。

  “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 

  2014年7月,市非遗中心专家们到江油农村采风,不经意间听到当地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唱歌,其曲调、歌词不仅动听优美,还给人一种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感觉,于是他们请老人写下歌词,并教他们唱。从老人口中他们得知,这首歌名叫《薅秧歌》,在当地传唱百年之久,如今当地很少有人会唱。

  回绵阳后,市非遗中心创编部抓紧时间,少儿情景歌舞《薅秧歌》很快面世,并将这首歌作为火炬实小非遗项目——川北民歌兴趣班的教学内容。节目获得当年四川省儿童调演二等奖,在当年的绵阳春晚中崭露头角,并参与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引来好评如潮。隐藏在深山密林的濒危“非遗”项目,因为“非遗进校园”的有益探索为大众所认知并引起共鸣,这正是绵阳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市非遗中心先后在城区9所大中小学开设了“非遗”教学课程并纳入课时教学,并授予学校“非遗”传习基地。此外,还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建立了非遗工作室,将羌族草编、年画、剪纸等濒危项目予以产教结合,“非遗”传承人受聘于学校,每周为大学生们公开授课,通过直观了解,很多大学生针对各自感兴趣的“非遗”项目,纷纷与传承人进行交流,从而缓解了很多“非遗”项目找不到传承人的难题。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创新探索,达到了活态传承的目的,为绵阳“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绵阳日报)

编辑:scmy_lihw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