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四川盐亭:特色产业促农增收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3-23 15:13:00 绵阳文明网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以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自身特点,着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持续、稳健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盐亭县岐伯镇的大石村、金罐村是两个紧挨着的贫困村,由于地理条件受限,村民们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村民也只能种些传统作物,经济效益不高。为了脱贫,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业主,发展特色产业。本地村民樊仕雄和妻子原本在外地做家具生意,收入很不错,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回乡发展产业。

  这几天在他家的脆李生态产业园内,工人师傅们正忙着给园内150亩李子树搭大棚。据樊仕雄介绍,园内种植有青脆李、脆红李、凤凰李等多个优质品种,采摘期从6月中旬一直可以延续到8月底,但这段时间也正值雨季,雨水对李子的品质和产量有极大的影响,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决定给果园搭上大棚。“经过我们考察,这个大棚虽然投资大,每亩要投入一万五左右,但是可以提高产品品质,我们预计今年的产值要翻一番。”樊仕雄这样说道。

  据了解,产业园去年的纯收入高达40余万元,不仅企业赚了钱,当地群众也跟着受益。樊仕雄告诉记者,除了采摘时需要大量工人外,产业园平常施肥、除草等日常管护也少不了工人,平均下来,每天的用工需求都10人左右,工资从每天80元到200元不等,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对当地群众增收有很大促进作用。“我平时都在李子园里打工挣钱,工资按天算,一年下来还是很可观,又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正在地里搭大棚的谢师傅这样说道。

  这边李子产业园的大棚正有序搭建,另一边大石村的生猪代养项目建设现场,十几名工人师傅正忙得热火朝天。

  代养场占地面积3000平米,共两栋,年出栏生猪近5000头。村支部书记谢宗金告诉记者,代养场采取业主主导,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投产后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村里的困难群众。“我们这个代养场受前段时间疫情影响,推迟了时间。现在我们加班加点的赶工期,每天都是几十个人赶工,大约在6月底就可以完工。”

  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除了生猪养殖和生态李种植外,岐伯镇还紧紧依托盐亭县委县政府确定的“1222”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全镇实际,坚持统筹规划布局,根据各村条件不同,全面发展了藤椒、优质水果、中药材种植和生态鱼、肉牛、肉羊等特色养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镇所有贫困村已全部脱贫摘帽。

编辑:站点管理员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