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让羌乡孩子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17-04-17 11:16:00 绵阳文明网

  4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新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北川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新教育实验区的代表7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分享新教育区域推进实践成果,交流新教育经验,共谋新教育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北川部分学校并听取了北川方面以《新北川新生命新教育》为主题的情况汇报,大家对近几年北川教育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高度赞赏,对北川教育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近年来,北川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县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配置均衡、功能完善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前后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成功步入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发展的良性轨道,全县学子正在过着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教育保驾护航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0.1%,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4.2%,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9%,去年9月被国家教育督导团认定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2016年高考,北川中学本科硬上线率达69.23%,超过市上下达目标320人;2016年县教体局和北川中学均被市教体局评为全市教育质量特等奖;2016年北川七一职中参加高考153人,硬上线率达100%,技能大赛勇夺全市“六连冠”……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跨越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近年来,北川教育“全面开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从何而来?来自于北川不遗余力地深化教育改革。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北川县委、县政府将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每年投入上千万元,从

  2015年9月1日起在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免费午餐,惠及全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学期教育奖和保教费等民生政策,让学生享受公共财政阳光;投入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实现学校“三通两平台”全覆盖,建立了全县40所学校网络课堂。

  同时,北川还在部分学校建设了生命体验训练中心,让家长、学生都能开展生命体验应急训练;建设了40所学校想家系统,让留守儿童可面对面和家长对话。

  创新管理开放办学,让教育如虎添翼

  以管办评分离推进制度改革,北川坚持“权责统一、统筹兼顾、放管结合”原则,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教育活力。以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职称制度,全面实施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以绩效考核为杠杆,把教师绩效向骨干教师和边远地区倾斜,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稳定山区教师队伍;率先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评试点,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优化区域优质师资配置,确保了优秀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为实现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北川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建立了教师队伍培训机制、补充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育、宣传、激励、监督等方式,建立师德师风建设新机制。实施“名师工作室”、“城乡学校协作体”工程,优化名优骨干教师队伍,竭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切实推进新教育实验工程,北川以新教育十大行动为途径,传播新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新教育种子教师、榜样示范学校、新教育

  理论与实践团队,让新教育项目成为北川教师成长的沃土。

  大力实施乡村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从2016年起,在全县培养一批区域内、县内、省市国家各层面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培养一批有教育理想、教育智慧、教育情怀、教育精神的北川乡村未来教育家,引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办一流的民族教育、打造民族地区的教育品牌夯实了人才基础。

  大力倡导文化兴校,让教育更有内涵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北川各个学校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课堂教学研究,以“六个度”和“三重境界”理论为指导,结合全国课堂改革要求,走过了从“规范课堂”到“高效课堂”,再到“理想课堂”的三个阶段。在全县“三环五步教学”理念的统领下,很多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改革方式,如安昌小学的“双自主”、北川中学的“学思”课堂、西苑中学的“六环节”等。

  课程是通向学生未来幸福生活的跑道,延伸生命向上的阶梯,北川各个学校聚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班级)课程,陆续开发了各种特色课程,如北川中学“防震减灾课程”、七一职中“感恩教育课程”、擂鼓八一中学“走心德育课程”等。

  禹羌文化、红色文化、抗震文化和感恩文化在北川的学校里交相辉映,各学校立足实际,以感恩文化、禹羌文化为重点,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精神文化为载体,通过书香阅读、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家校共育、文化展演、研发课程、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学校的文化建设,从而让教育变得更有内涵。

  “成绩令人鼓舞,但发展永不停步。今后我们将用更加开放办学思路和眼光,寻求自身的进步与转变,不断探索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开放发展之路,把北川教育打造成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北川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scmy_lihw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