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均衡教育”温暖山区每一个孩子
2017-01-20 10:51:00 绵阳文明网

  内藏图书2000余册的图书阅览室,配备有阅览桌、小方凳,可满足20多名学生同时阅览;投入近10万元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建立了“远程教育资源平台”,为学生构建一个直观、形象、有趣、易学的阳光课堂……近日,记者在大山深处的平武县木座藏族乡中心小学看到,这里的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木座藏族乡中心小学有六年制教学班6个、学生37人,学前班1个、学生9人。该校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4人、中师2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分明,教学设施齐全,有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教室、多媒体室等功能室。如果不是周围大山环抱,一定会让你有一种走进城区某所小学的感觉。在窗明几亮的实验室,白马藏族老师王蒙早正在给同学们上化学实验课,王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如图)。实验室配备了专用的实验台和实验桌,可以方便学生单独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小学科学实验,科学、数学等教学仪器、标本、模型等实验器材,也一应俱全。这里也因此成了山里孩子们科学的启蒙地,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激发了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木座藏族乡中心小学发展“均衡教育”呈现的可喜局面,是平武县力促教育公平、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去年5月,经市政府教育督导团调查

  测评,公众对平武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满意度为96.6%。去年9月,在成都举行的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意见反馈会上,对2016年四川省接受国家督导检查的34个县进行了点评,平武县获得97.4分,位居全省接受检查的34个县的第三名。

  平武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将教育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优先规划、优先安排、优先发展。从“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开始,就以尽快实现县域内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第一目标,着力完善机制、保障投入、聚焦薄弱,持续发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实验仪器及音体美器材配备、教师编制配备、教师岗位设置等10项指标均达到省定标准。

  平武还将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近三年,各级财政共计投入资金3150.6万元配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达3100元。在灾后重建的基础上,平武按照国家政策,结合县情,制定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规划,2012年至2015年共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2661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203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29万元。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得到极大改善。

  平武在发展“均衡教育”方面,还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各级各类学校以电信和移动光纤接入绵阳市教育城域网,网络带宽为50M至100M,完成了校园内网三层组网方式架构改造,组建了绵阳市教育城域网平武分中心;所有学校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班班通358套,班班通设备配齐率96%,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建成校园网站38个。大力推进学校少年宫建设,全县现有学校少年宫49所,其中市级特色少年宫4所、县级特色少年宫5所,学校少年宫特色内涵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每年预算资金15万元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和慰问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1个;解决特殊群体学生入学问题,2016年共接收63名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公平入学,适龄三残儿童、少年入学29人。(绵阳日报)

编辑:scmy_lihw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