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去村委会办事,晚上到村委会坝坝里跳舞打球锻炼身体,拆除了大门,游仙镇长明村村民进出村委会比回家还方便。昨(2)日晚,近百村民集中到村委会看坝坝电影。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有的铁大门不见踪影,仅剩的两根立柱见证着这一其乐融融的乡里情。
一直以来,长明村村委会门口设置有一道铁门,下班后用铁链锁住,既不方便村民办事,也不方便村民休闲健身,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多年,村社干部、村民习以为常。游仙镇作风建设的春风吹来了新变化。长明村支部书记刘世清提出将村委会大门拆除,方便老百姓进出,还地于民。这一建议得到大多数人认可,但也有反对的声音:没有了大门,如果发生被盗案件怎么办?进出人多了,环境卫生如何保持?桌椅板凳等公共物资损坏,哪里拿钱维修……
小问题阻挡不了作风建设的“大步伐”,不给村民进出村委会设置门槛就是最直接最基本的作风建设。长明村最终决定:拿出集体资产2万余元,拆除村委会大门、在花台上贴瓷砖、安置健身设施、清理厕所、安装路灯,美化村委会,给村民一个舒心舒适的办事活动场所。
如今的长明村村委会,每天晚上灯火通明,村民们在这里跳舞、健身,拉家常。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村民们大为赞叹:“以前总感觉村委会与我们有距离,大门一关,进去很难。现在不同了,拆除了大门就打消了我们的顾虑,进出自由,拉近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活动场所。”
其实,长明村拆除村委会大门这一举动在整个游仙镇还有“翻版”:7个村村委会大门24小时敞开;石垭村村委会不仅敞开大门,还将椅子安放在村部活动阵地,方便群众坐坐看看……看似一件件小事,都是作风建设的具体体现,都是拉近干群关系的有效手段。
游仙镇主要负责人说:“作风建设不是写在纸上的工作安排,而是乡镇干部必须要实打实长期坚持的一种自我修养和提高。”他表示,目前,游仙镇绝大部分村(居)干部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为此,镇党委按照区委“作风建设年”统一部署,不断健全和完善干部管理机制,从一点一点小事入手,促进干部思想观念、作风行为根本性转变,督促干部扮演好公仆这一角色,把群众冷暖和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鼓励他们多到群众中去接地气,多和群众打成一片交心谈心,真正把握镇情民意,开展群众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编辑:scmy_lih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