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17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0-10-19 10:52:00 绵阳日报

  10月25日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纪念日。2003年10月25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17年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北川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家园,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之花灿然绽放,生活水平节节攀升。每年的10月25日,都成了北川人民的特殊节日。

  近年来,北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举世瞩目:连续6年获评“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连续4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自2016年起连续蝉联全省少数民族县“前十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天府旅游名县,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县城、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羌绣之乡等30余项殊荣……

北川新县城一隅

幸福快乐成长的北川儿童

  在又一个特殊节日来临之际,回首来路,北川人民充满喜悦、自豪和感恩;放眼未来,则倍添信心,干劲十足……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78岁的张正礼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北川人,10月13日记者前去采访她时,她正和几位老人在北川新县城尔玛社区的室内球馆挥汗如雨,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中老年乒乓球运动会。神采奕奕的她,完全看不出来已年近八旬,说起北川的今昔变化,张大妈最大的感受就是“条件好了”。

  “城市修得这么漂亮就不说了,最让我高兴的是,现在锻炼的地方多,体育设施到处都是,体育馆和社区的球馆还长年免费开放,外面来的客人都羡慕我们呢!”张大妈告诉记者,这几年日子越来越好过,政府也越来越关心老百姓的健康,经常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几年时间里,她学会了打球、打拳,从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变成了一个驰骋赛场的“运动员”,“真的每天都很开心!”

  张大妈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北川县委、县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县城乡,处处都能看到张大妈所说的“条件好了”——

  在农村,家家喝上了“安全水”,户户用上了“放心电”,村村打通了“致富路”,2万余户农户改厨改厕建院坝修入户路,全县80%的村庄建成了幸福美丽新村和“四好”村;全县23个乡镇都有达标的综合文化站、343个村(社区)都有文化活动室,羌乡大地呈现出“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月月放、沙朗天天跳”的繁荣景象;青片乡上五村、马槽乡黑水村等被列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目录,曲山镇石椅村等5个村寨被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城镇,城市设施也在不断提档升级,注重“颜值”又注重“品质”,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街市、民居、步道等等,不但外观漂亮,其便利功能更是深得民心;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全方位打造的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有力度更有温度;羌历新年文化巡演、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大赛、国际风筝节等大型活动轮番上演,让广大居民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同时,不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据悉,近年来北川的民生支出占比持续领跑全省同类区县,在2018年贫困县退出国家专项评估中,北川群众的综合认可度高达99%。“条件这么好,以后的生活有奔头!”这是许多北川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

  生产干劲越来越大

  39岁的青片乡安棉村村民刘钊,回想起以前的生活,印象里只有一个字“穷”,“在家种地,每天起早贪黑挣的钱勉强够吃饭,要遇到个什么急事,连两三千元都拿不出来。”

  10多年前,刘钊在家里办起了一个酿酒作坊,当上了酒厂老板的他并不比种地时富足。如今,刘钊依然做着酿酒生意,但经济状况却大为好转。每月产酒1500余公斤,全部销到绵阳、成都,家里十几亩地也都种上经济林木。“现在要用钱的话,十万八万还是随便拿得出来的!”刘钊告诉记者,“我的酒厂没请人,就我和老婆两个,我负责生产,她负责销售。现在政策好,党委政府也很关心我们的产业发展,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只要我们好好干,家里的经济状况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在北川农村,像刘钊这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的群众还有很多。据了解,近年来北川不断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积极性,几年来全县建成茶叶、中羌药材、高山蔬菜、魔芋、特色果品“五大基地”75万亩,以柳杉为主的用材林面积达46万亩,冷水鱼、白山羊、生态黑猪、林下土鸡等特色养殖基地达217个,呈现出“户户有产业,村村有特色”的百花齐放景象。

  特色产业极大地助推了群众增收,2019年北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85元,增幅居全市第一位。收入越高,干劲越大,广大农民群众的产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期盼中的“小康”在他们眼里越来越清晰可见。

  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50岁的高林曾在“5·12”地震中失去了唯一的孩子,震后他和妻子都失了业。儿子出生后,高林在外四处打工。2015年,听说老家新建了不少工厂,高林便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北川,通过招聘进入一家企业当了技术工人并逐渐走上管理岗位,妻子开了个网店专卖北川特产,一家人的小日子越过越滋润。

  伴随着北川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北川群众像高林夫妇一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想起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才回次家,回来时还没什么钱,简直不好意思面对家人。那阵子真是没想到还可以回来发展得这么好……”回乡从事旅游服务业的顾长海抚今追昔,感慨不已。

  近年来,北川深入实施“品牌先导、绿色崛起、开放粘合、双创驱动”战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县经济总量与质量都得到大幅提升。2014年,北川地区生产总值37.46亿元,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333元和2099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2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6.9亿元,到2019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3.8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5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102亿元,几乎全都实现了翻番。

  改写了“老少边穷”的历史,告别了“五区合一”的贫困,北川,这个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这个时代大潮中的一艘轻健小船,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朝着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方向,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檎/文 北川宣传部/图)

编辑:站点管理员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